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阴虚发热治疗时常用什么中药?

来源:www.dgzhou.com 2025-07-31

阴虚发热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容易见到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夜间加重、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症状。在中医治疗上,一般会使用滋阴清热的办法来缓解这类不适。常见的中药有:
1. 生地黄:具备非常不错的滋阴清热用途,适用于各种因阴虚致使的发热症状。
2. 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于伴有口干咽燥的状况尤为适用。
3. 玄参:此药性寒凉,能清热解毒、凉血滋阴,合适于内热较重者用。
4. 沙参:有好的养阴清肺效果,同时还能润肠通便。
5. 丹皮:可以活血化瘀,并且有肯定的清热用途,适用于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发热。
6. 知母:具备较强的滋阴降火成效,对于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随着症状也有改变用途。

以上药物在实质应用时需依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在大夫指导下合理配伍用。除此之外,治疗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法,如维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相关文章推荐

07

31

预防呕吐的生活调护手段?

在中医内科中,预防呕吐的生活调护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调理:应该注意饮食清淡,防止过冷、过热、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同时,少量多餐,防止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2.情志调节:维持心情舒畅,防止情绪波动过大,由于情志不遂可

07

31

中医治牛皮癣常见的内服与外用药物有什么?

中医学在治疗牛皮癣(银屑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使用内外结合的办法来改变症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内服和外用药物:1.内服药物:-清热解毒类:如黄连、黄芩、金银花等,适用于伴有红斑、丘疹等症状的病人。-祛风除湿类:比如防风、羌活、白

07

31

何为津与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津与液是中医学中的两个要紧定义,它们都是人体内的液体物质,但各自的特征、分布与功能有所不同。第一,从性质上来讲,津是比较清稀的体液,流动性较大,易于散布于肌肤和孔窍之间。它的主要用途是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等。而液则是较为浓稠的体液,流动性较小

07

31

怎么样诊断和辨别消渴?

消渴,即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在中医学里主要指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致使的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在中医诊断和辨别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望诊:察看病人的精神状况、面色、舌象等。如面黄肌瘦、皮

07

31

藁本、苍耳子和辛夷主要效果有什么异同?

藁本、苍耳子和辛夷这三种药材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与与鼻部有关的疾病,它们各自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特征。1.藁本:性味辛温,主要归肺经。具备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的效果,特别善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身痛等症状。同时对于风湿痹痛也有

07

31

传染病的五大特点包含什么?

传染病的五大特点主要包含病原体、传染性、时尚性、免疫性和地域性。具体来讲: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2.传染性:疾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如动物、昆虫叮咬)从一个宿主传

07

31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有什么建议?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从增强体质、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讲:1.增强体质:通过合理膳食、适合运动等方法提升小儿的身体素质,使机体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2.调节情志:维持好的情绪状况对预防疾病同样要紧。父母

07

31

拔罐法的主要适应症有什么?

拔罐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来达到治疗目的。其主要适应症包含:1.风寒湿痹证: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2.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扭伤、挫伤后出现的局部肿痛、瘀血不散

07

31

中医怎么样辨证施治儿童泄泻?

在中医儿科学中,儿童泄泻是一个容易见到的病症。中医觉得小儿泄泻多因外感、内伤饮食、脾虚等原因引起,治疗时需依据具体病因病机辨证施治。1.外感风寒型:表现为大便稀薄,夹有泡沫,色淡无臭或微腥,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治疗办法主如果解表

07

31

中医怎么样借助超声诊断腹部疾病?

中医在传统上主要依靠四诊(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而现代医学中的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且可以提供实时影像的检查办法。尽管超声技术并不是中医的传统工具,但伴随中西医结合的进步,中医大夫也会借助包含超声在内的各种现代化医疗设施和技术辅助诊